壹、學校防治重點
(一)落實校園環境管理:請定期巡檢校園環境並落實孳生源清除,尤其針對外包
廠商施工處或平時較無人使用處等加強管理,另在豪大雨(含梅雨季及颱風)
後應主動再次詳細巡檢,以避免孳生病媒蚊。
(二)加強師生衛教宣導:請透過網站、跑馬燈或公佈欄等管道,以及在辦理各項
研習或大型活動時,加強向師生宣導屈公病等蚊媒傳染病預防方法,強化師
生防範知能。
(三)落實師生健康監測管理:應掌握師生健康情形,對於師生曾出國至屈公病等
蚊媒傳染病流行國家或地區旅行、參與活動或返鄉探親等,應主動關懷其返
國後之健康情形,並請其自入境臺灣後自主健康監測 14 天,如有發現疑似
感染屈公病等蚊媒傳染病,請確實通報,以降低流行風險。
貳、衛教資訊
(一)疾病介紹:屈公病是由屈公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,主要傳播媒介與登革
熱同為埃及斑蚊及白線斑蚊。被病媒蚊叮咬後經 2-12 天的潛伏期即可能發
病,屈公病病患在發病前 2 天至發病後 5 天間為病毒血症期(即可傳染期),
而病媒蚊對於叮咬對象並無選擇性,一旦有屈公病毒進入學校或社區,校園
或生活周圍有病媒蚊孳生源的環境,就有屈公病流行的可能性。
(二)國內外疫情現況
1. 截至目前國內累計 64 例境外移入病例,感染國家以緬甸為最大宗,其次
為泰國及馬爾地夫,另有 5 例本土病例,為近 10 年同期最高。自 7 月以
來已累計 44 例感染自緬甸,緬甸當地感染風險遽增,疾管署已將該國旅
遊疫情建議提升至第二級警示(Alert)。*
2. 依據屈公病國外疫情監測,疾管署將泰國、印度及馬爾地夫等國家之旅遊
疫情建議列為第一級注意(Watch)。*
*屈公病國際間旅遊疫情建議最新資訊,請參閱疾管署全球資訊網/國際旅遊與健康/國際
疫情及建議等級/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表。
(三)預防方法、前往流行地區及入境應注意事項
1. 平時請定期巡查校園、居住家戶外內是否有病媒蚊孳生源,落實「巡、倒、
清、刷」,澈底清除積水容器。
2. 前往屈公病等蚊媒傳染病流行地區,應做好自我防蚊措施,包括:
(1) 戶外活動期間請盡量穿著淺色長袖長褲,且可在衣服上可噴灑防蚊藥
劑,以增強保護效果。
2
(2) 皮膚裸露處請塗抹政府機關核可 含有敵避(DEET)或派卡瑞丁
(Picaridin)的防蚊藥劑,並依照標籤指示說明使用。
(3) 儘可能選擇住在有紗門紗窗的或空調設備的居住場所。
3. 從流行地區入境臺灣後請自我健康監測 14 天,如有疑似症狀,請儘速就
醫,並告知醫師您曾經前往的國家。
(1) 自屈公病流行地區入境臺灣時,如有發燒、頭痛、出疹、關節疼痛及
肌肉痠痛等症狀,應主動聯繫機場檢疫人員,或請儘速就醫並告知醫
師旅遊史。
(2) 感染屈公病的症狀與登革熱非常相似,屈公病主要症狀是突然發燒、
關節疼痛或關節炎、頭痛、噁心、疲倦、肌肉疼痛,約半數的病患會
出現皮疹,症狀持續約 3-7 天,而與登革熱不同的是,部分患者從發
病開始即出現嚴重的關節痛,並持續數週甚至數月。
(四)經確診屈公病應注意及配合事項
1. 發病期間請待在蚊帳內或室內避免蚊子叮咬造成更進一步傳染;住處應
加裝紗窗、紗門,病患應睡在蚊帳內,如離開蚊帳時應噴灑防蚊藥劑。
2. 請遵照醫師指示服藥,多休息、多喝水。
3. 配合防疫單位的疫情調查及進行孳生源清除、化學防治噴藥等防治作為。
~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關心您